
行業(yè)/分類:其他手板模型加工
加工方式: 硅膠復模 使用材料: 塑膠
最小精度: 0.1mm 生產周期: 2~7天
產品尺寸: 15cm*10cm*1cm
后處理: 噴油
硅膠復模加工電器開關外殼手板是一種常見的手板制作方法,以下是其具體介紹:
優(yōu)點
成本低:對于小批量的電器開關外殼手板制作,硅膠復模的成本相對較低。因為它不需要像傳統(tǒng)注塑模具那樣制作昂貴的鋼模,一套硅膠模具可以生產 20-30 套產品,大大降低了單件產品的模具成本。
周期短:制作硅膠模具的時間相對較短,一般在數(shù)小時至一天內即可完成硅膠模具的制作,能夠快速地得到電器開關外殼手板,加快產品研發(fā)周期。
精度較高:硅膠具有良好的彈性和柔韌性,能夠復制出原型的細節(jié)和尺寸精度,保證電器開關外殼手板的外觀和尺寸符合設計要求,可滿足外觀設計驗證、結構測試等用途。
材料選擇多樣:可以根據(jù)電器開關外殼的具體要求,選擇不同的材料進行澆注,如 ABS、PP、PC、PMMA、pom、軟膠、硅橡膠等,以滿足產品的不同性能需求,如強度、韌性、耐熱性、絕緣性等。

加工流程
制作原型:首先需要通過 CNC 加工、SLA 3D 打印或泥雕等方式制作出電器開關外殼的原型。這個原型應具備準確的外觀、尺寸和細節(jié),作為后續(xù)制作硅膠模具的基礎。在制作原型時,需要考慮到硅膠模具的脫模問題,因此原型的表面應盡量光滑,避免有過多的倒扣或復雜的結構。
制作硅膠模具:將原型放置在一個合適的容器中,用板子將原型圍住,形成一個模具型腔。然后將真空機抽好真空的液體硅膠倒入模具內,確保硅膠完全覆蓋住原型。接著將模具放入烤箱內烘烤,加速硅膠模具的固化成型。一般固化溫度在 60℃-120℃之間,固化時間根據(jù)硅膠的種類和模具的大小而定,通常需要數(shù)小時。固化完成后,將原型從硅膠模具內取出,此時硅膠模具就制作完成了。
澆注復制:根據(jù)電器開關外殼所需要的材料,將其加熱至液態(tài)后,在真空狀態(tài)下倒入硅膠模具內。澆注時要注意避免產生氣泡,以免影響產品的質量。澆注完成后,將模具放入烘箱或固化爐中,按照材料的固化要求進行加熱固化,使材料在硅膠模具內成型。固化完成后,打開模具,取出復制的電器開關外殼手板。

注意事項
原型質量:原型的質量直接影響到硅膠模具和最終手板的質量。因此,在制作原型時,要確保其尺寸精度、表面質量和細節(jié)符合設計要求,并且要對原型進行充分的打磨和拋光處理,以保證硅膠模具的內表面光滑,便于脫模和復制出高質量的手板。
硅膠材料選擇:不同類型的硅膠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特點,如硬度、撕裂強度、伸長率、固化時間等。在選擇硅膠材料時,要根據(jù)電器開關外殼的具體要求和使用環(huán)境來選擇合適的硅膠材料。例如,對于需要較高硬度和強度的電器開關外殼,可以選擇硬度較高的硅膠材料;對于需要良好柔韌性和彈性的外殼,可以選擇低硬度、高伸長率的硅膠材料。

真空處理:在硅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后以及澆注材料前,都需要進行抽真空排氣泡處理,以避免硅膠模具和復制產品中出現(xiàn)氣泡,影響其外觀和性能。抽真空的時間不宜過長,一般控制在幾分鐘至十幾分鐘之間,以免硅膠過早固化。
模具保養(yǎng):硅膠模具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保養(yǎng),以延長其使用壽命。在每次使用后,要及時清理模具內的殘留材料和雜質,并涂上適量的脫模劑,以便下次脫模。此外,硅膠模具應存放在干燥、陰涼的地方,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環(huán)境,防止硅膠老化和變形。